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(試行)
文章來源: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
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,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,落實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》,加快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,制定本指導綱要。
2.強調身心參與,注重手腦并用。把握勞動教育的根本特征,讓學生面對真實的個人生活、生產和社會性服務任務情境,親歷實際的勞動過程,善于觀察思考,注重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,提高勞動質量和效率。
準確把握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、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的培養要求,全面提高學生勞動素養,使學生:
具有必備的勞動能力。掌握基本的勞動知識和技能,正確使用常見勞動工具,增強體力、智力和創造力,具備完成一定勞動任務所需要的設計、操作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。
培育積極的勞動精神。領會“幸福是奮斗出來的”內涵與意義,繼承中華民族勤儉節約、敬業奉獻的優良傳統,弘揚開拓創新、砥礪奮進的時代精神。
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品質。能夠自覺自愿、認真負責、安全規范、堅持不懈地參與勞動,形成誠實守信、吃苦耐勞的品質。珍惜勞動成果,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,杜絕浪費。
將勞動教育與學生的個人生活、校園生活和社會生活有機結合起來,豐富勞動體驗,提高勞動能力,深化對勞動價值的理解。
中小學每周課外活動和家庭生活中勞動時間,小學1至2年級不少于2小時,其他年級不少于3小時;職業院校和普通高等學校要明確生活中的勞動事項和時間,納入學生日常管理工作。
各地和學校要注重圍繞勞動教育的目標和內容要求,從提高勞動教育的效果出發,把握勞動教育任務的特點,抓住關鍵環節,選擇適宜的勞動教育方式。
學校要建立健全勞動教育組織實施的工作機制。明確主管校領導,設置機構或明確相關部門負責勞動教育的規劃設計、組織協調、資源整合、師資培訓、過程管理、總結評價等。
學校要把勞動安全教育與管理作為組織實施的必要內容,強化勞動安全意識,建立健全安全教育與管理并重的勞動安全保障體系。
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要切實加強對勞動教育工作的組織領導,明確機構和人員承擔區域推進勞動教育的職責任務,切實加強條件保障、專業支持和督導評估,整體提高大中小學勞動教育質量和水平。
各級中小學教研機構要配備勞動教育教研員,組織開展專題教研、區域教研、網絡教研,通過協同創新、校際聯動、區域推進,提高勞動教育整體實施水平。鼓勵高等學校依托有關專業機構開展勞動教育教學研究。